红极一时的《独臂刀》男主角王羽去世,令我想重提在《神雕》改编剧中大行其道的“独臂刀”模式

近来,有一位如今年轻一代已不知道他是谁,但他的演出却曾经影响了时下香港影视圈众多导演、编剧的电影小生与世长辞了。他就是邵氏电影黄金年代的一代功夫片小生王羽。

王羽是上世纪60年代红极一时的邵氏电影武侠片小生,代表作是于1967年上映的《独臂刀》。这部电影由著名导演张彻执导,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倪匡参与编剧,由当红小生王羽,当红花旦潘迎紫、焦姣主演。当年甫一上映便票房大卖,并因此成为邵氏武侠片黄金年代的一张名片,给当时还是孩提时期的未来影视制作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。

如果读过《神雕侠侣》原著的朋友不难发现,这部电影有非常浓厚的“致敬”金庸原著的意味,而且个人甚至感觉后来出现在电视上的七八个《神雕侠侣》版本,包括新加坡版、张纪中版、于正版甚至是动画片版,无一不受到这部电影改编思路的影响。大致的改编思路无非如下:男主角因为一个武林大小姐“胡作非为”而断臂,后来这位男主角在经历一番奇遇后练成了神功,反而帮了大小姐和她的家人一把。随即大小姐向断臂男主坦诚了自己的心声。但是男主角最终选择了温柔的女二,与大小姐决然道别而去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青春年少,在片中饰演“胡作非为”大小姐的潘迎紫,后来在80年代以年近40的“高龄”饰演了台湾版《神雕侠侣》的小龙女。而这个版本在95《神雕》以前,曾在内地电视台广泛播出过。如今的60-80后可能会对这个版本有点印象。

因此,我个人认为作为金庸生前好友的倪匡,当年以他的个人偏好写了一个《神雕侠侣》同人故事,既而联同张彻等导演把这个“魔改版”同人故事搬上银幕,从而影响了很多人。

若干年后,当年受到这部《独臂刀》熏陶的制作人,例如编剧、监制等等,在面对佳视、tvb下发的改编和捧红明星这道“命题作文”时,不可避免地采用了当年倪匡首创的《独臂刀》改编思路,对此,我曾在我的文章中把这种改编模式称为“独臂刀模式”。

详情参见:https://barryliang1990.lofter.com/post/30b16135_1c6b2a076 

诚然,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审美环境下,受“独臂刀”模式影响的不仅仅是《神雕侠侣》的改编剧。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《大时代》、《誓不低头》等等名噪一时的“经典港剧”,你都能发现“独臂刀”模式的滥觞:先悲惨后逆袭,中途顺便结交一个“新欢”,最后在新欢与旧爱之间选择一个。

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审美变化,“独臂刀”模式已经不再受到制作者乃至受众所追捧。而与之相对立的另一种创作模式,却在不知不觉间生根发芽,并且逐渐地占据了上风,甚至还能让制作者们牢牢抓住观众的心。其实这种模式早在90年代便已由少数《神雕》原著爱好者进行过“试验”,但直到近年才在一些武侠小说痴迷者的手上发扬光大。

至于它应该叫什么模式,我暂时还没想到一个合适的名字来……

评论
热度(14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掠过芙华 / Powered by LOFTER